一、产业现状
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规上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企业781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33.87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3.65%;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总资产1536.7亿元,从业人员8.4万人。
(一)生产能力逐步增强。全省拥有十种有色金属冶炼能力100万吨左右,其中铜冶炼能力50万吨左右,再生铝冶炼能力40万吨左右;有色金属加工能力700万吨,其中铜加工能力400万吨左右,铝加工能力300万吨左右。铜加工规模居全国第2位,铝加工规模居全国第7位。
(二)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博威合金、华友钴业、兴业盛泰、金田、海亮、永杰、栋梁等骨干企业发展迅速。富冶与江铜联合共同建设铜冶炼项目,海亮、博威海外投资并购取得实质成效,国际化经营迈出重要步伐。
(三)技术创新成果显现。全省铜加工行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已有多项创新成果获奖。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与北京有色研究总院合作开发的锡黄铜带材(HSn88-1)关键技术及工业化生产创新项目获2015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四)节能减排加快推进。全面退出电解铝行业,实施环境敏感区域冶炼企业搬迁改造。以行业规范为抓手,开展铜熔炼行业整治,全面淘汰“小熔炼”、整治“低小散”,加快老旧设备改造提升,推进清洁能源应用,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提升。2016年重点铜加工企业铜材产品综合成品率比全国行业水平高3.4个百分点,综合电耗同比下降了30千瓦时/吨。
虽然我省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依然存在以下短板:技术创新水平不高,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低端加工产能过剩与高端深加工产品短缺并存;企业效益有待提高,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2.94%;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亟待规范。
二、目标要求
(一)目标定位。
力争通过四年努力,铜加工、轻金属加工等细分领域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建成1-2个金属加工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示范区。
质量效益。力争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左右,行业亏损面持续下降,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加快打造1个超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超百亿龙头企业3家以上。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名优特产品大幅增加,优质特色品种比例提高20%以上。
创新能力。力争到2020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的标准话语权明显增强,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9%以上,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2%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2%以上。精深加工产品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基本满足我省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需求。
融合拓展。力争到2020年,分行业推进5个机器换人试点,建成2家以上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平台,骨干企业装备数控化率和机器联网率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模式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关联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绿色发展。力争到2020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防控,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废旧有色金属回收体系进一步健全,再生金属供应比例提高,国家级城市矿山能力进一步提升。单位增加值能耗、废水排放量、用水量年均分别下降4%、2%、5%以上。
(二)发展路径。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和投资主体地位,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加强产业引导,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坚持把创新作为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广泛推广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装备,着力突破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支持企业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走出去”,加强产业区域合作。
坚持整治淘汰、改造升级。综合运用市场机制和法治手段,坚决淘汰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产能,引导和推动有限资源向产出效益高的企业集聚,支持通过兼并重组培育优质行业领军企业。突出强链补链,联动推进“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在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的融合应用,切实提升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坚持资源集约、绿色发展。以“低碳化、循环化、节约化和集约化”为导向,加快绿色改造升级,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以及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不断提高绿色精益制造能力,追求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三)重点领域。
大力推进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向绿色、集约、智能、高端、国际化方向发展。
铜加工行业。着力推进熔炉余热利用、连续铸造技术、行星轧制技术、连续挤压技术、高热效加热及热处理技术、异型材连续拉拔技术、机器人智能化管件制造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推动铜加工工艺装备向高速、连续、短流程、智能化和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加快铜加工产品向精密、光洁、超薄、超长、异型等特色方向发展,着力发展高强高导、耐磨耐疲劳、高阻尼、高弹性抗蠕变等特殊性能的铜合金及加工材,高性能耐蚀铜合金材,高纯无氧压延铜材等高端产品。
轻金属加工行业。着力推进高强铝合金纯净化冶炼与凝固技术研究,提升新型轻合金材料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围绕交通、建筑、包装、电子、印刷、国防科技等领域对铝材料的需求,开发质量好、性能高的高精度铝板带箔,高技术含量的异型材、复合材料以及特种性能的铝合金等。拓展合金新品种,积极研究开发高性能镁及镁合金加工材,高性能钛及钛合金加工材。
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着力发展超高强度、耐疲劳、抗蠕变等高性能的轻型合金材料;大力发展引线框架用新型高强高导/高强高弹性铜合金带材、高精度热浸镀锡铜带、太阳能光伏用超薄高强韧铜合金带、高性能铜合金超细丝材和超薄带材、覆铜板及集流体用超薄铜箔、大尺寸硅单晶抛光片、超大规格高纯金属靶材、真空电子材料、高性能焊接材料等有色金属电子材料;加快发展大容量长寿命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高质量的电池级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重点发展精密硬质合金及深加工制品、大尺寸钨钼板箔材、核级锆铪铍材等稀有金属深加工材料。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提升稀土磁性材料性能和质量一致性。
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着力推进产业规范化、清洁化、集约化发展。严格行业准入,形成产业集中、装备先进、环保治理可靠的再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新格局。推进有色金属再生利用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拓展再生有色金属利用新领域,提升综合回收率。推进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设。
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改造提升路线图
重点领域 | 新产品 | 新技术 | 新装备 | 对标企业 |
铜加工行业 | 高纯高导铜材(无氧铜、单晶铜等)、耐高流速铜合金管材、 高强高导铜合金(铜铁合金、铜铬合金等)及精深加工产品。 | 先进熔体净化技术;在线分析、除杂、过滤技术; 高精度铜板、带生产及拉弯矫技术。 | 熔炼炉和保温炉一体的潜流式联体炉;可自动控制的大吨位连续挤压设备;高精度轧机。 | 德国KME集团、 日本三菱材料 |
轻金属加工行业 | 高性能通用航空设备配套铝合金、大规格铝合金预拉伸板、高性能铝合金薄板、高性能车用铝合金板、超高强镁合金变形加工型材、保温隔热节能型建筑用铝材等型材,高档铝箔、高强高韧钛合金管、超薄壁钛及钛合金焊管、宽幅钛合金板。 | 新型铝合金热处理、变形热处理、表面处理技术;铝合金超薄快速铸轧技术。 | 多辊轧机; 高速锻造机; 铝板坯热连轧机。 | 美国铝业、 挪威海德鲁铝业 |
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 | 铜基智能芯片,用于半导体器件、太阳能光伏电池和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高精度铜带。 | 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等铜合金带材加工技术及强化技术。 | 高速大拉丝机; 高精度全自动数控双头倒角机。 | 德国维兰德、 日本住友金属 |
再生有色金属行业 | 新型再生铸造铝合金; 高纯度铜线、铜带等铜材。 | 离子交换、溶液萃取、精炼提纯、废液净化、废水循环利用为一体的湿法成套技术。 | 原料预处理、火法熔炼、湿法综合回收等成套设备; 双室反射炉。 | 美国伊姆科再生金属、 德国舒尔茨 |
三、工作举措
(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围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提高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工艺的研发攻关力度,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冶炼技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再生金属清洁生产技术等新工艺和新技术。引导企业研发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并支持其产业化。力争到2020年,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建设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家,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家。
(二)提高智能制造水平。
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营销等各方面深化信息技术应用,鼓励骨干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系统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形成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鼓励应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实现智能化管控。开展公共云服务平台和能源管控中心建设,集成企业研发系统、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系统,逐步推进工业软件、数据管理、工程服务、技术标准等资源开放共享和云应用服务。基于加强设备智能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等需求,建设基因矿物加工、建模仿真、虚拟现实应急救援演练、全流程设备智能管理、产品质量智能管控等平台。选取10-15家铝、铜行业先进企业,以大数据和工业网络为基础,建立生产信息服务云架构,形成信息、知识、智能决策的数据和计算支持能力。依托块状经济开展“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建成一批示范生产线、示范企业。力争到2020年,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上云企业1500家,实施总投资10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4个,装备改造重点项目10项,新增工业机器人1500台,省级“机器换人”工程技术服务公司2家,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试点企业15家。
(三)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加快实施“标准化+有色金属产业”行动,支持相关企业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优势产业和企业掌握标准话语权。鼓励企业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推动先进的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积极制订和推广实施先进团体标准,加快制订高水平的“浙江制造”标准。实施“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力争到2020年,培育“浙江制造”品牌企业80家、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企业20家,新增“浙江制造”标准20个、“浙江制造精品”15个。
(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鼓励有色金属企业开展行业内及跨行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业务整合、流程再造,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发挥资本市场优势开展并购重组。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围绕全球资源配置开展海外并购,鼓励大企业跨界融合发展为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企业围绕主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隐形冠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等直接融资工具。力争到2020年,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培育省市县“三名”企业60家,国内细分市场产品占有率居前列的“隐形冠军”50家以上、“小升规”企业250家以上,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30家以上,新增上市公司5家以上、新三板和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0家以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80亿元以上。
(五)加快落后产能退出。
全面调查掌握有色金属重点品种的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情况。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加快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布局调整,加强严重过剩产能动态监测、预警和监管,引导企业主动退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完善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体系,加强公平公正执法,对不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的企业,要立即限期整改;未达到整改要求的,要依法依规关停退出,并接受社会监督。鼓励企业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主动压减过剩低效产能。力争到2020年,每年淘汰整治“低小散”“脏乱差”问题企业(作坊)300家以上,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30家以上。
(六)加强区域产能合作。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综合考虑资源能源、政治、法律、市场等因素,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设冶炼项目,在有色金属消费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建设深加工项目。支持利用发达国家地区再生金属回收体系建设再生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项目。引导企业结合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带动上下游企业、先进装备、技术、设计、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等全产业链输出,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省设立有色金属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提高对外开放和合作水平。建立和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境外投资风险的预警监测和防控机制。力争到2020年,培育2家左右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国际形象良好、海外布局业内领先、跨国经营指数较高的本土民营跨国公司。
(七)加快产业平台建设。
支持试点区域创建特色小镇,探索以特色小镇理念和方式分块改造提升开发园区和产业基地的有效途径,着力创建一批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20年,创建省级特色小镇1个,新增小微企业园区和“双创”基地25家,新改扩建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
(八)增强绿色制造能力。
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循环的理念,增强绿色制造能力,提高全流程绿色发展水平。开发绿色产品,推动节能减排以及低碳技术和产品普及应用。开展绿色生产,鼓励利用现有先进的矿铜冶炼工艺设施处理废杂铜;加强清洁生产审核,组织编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发展绿色园区,依托“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创新回收模式,完善回收和交易体系。强化绿色监管,严禁在环境敏感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新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排放的项目。
四、组织实施
在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省转升办成立由省经信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改造提升专项工作组,具体负责试点示范、督查指导等协调服务工作。选择1-2个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转型思路清晰、保障措施有力的县(市、区)开展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支持,细化工作举措,全面落实好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推动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